银元指的是以白银作为主材质打造的一种钱币。具体一些来了解,它包含了大清银币,孙中山银元,袁大头银元等多种不同的类别。
银圆在流通过程中,因摩擦、磕碰所致,留下了岁月的痕迹,这些痕迹用放大镜观察,或轻或重、或长或短,布满全身,凸出部位磨损相对较重,凹低部位磨损较轻。假银圆的擦痕多用砂纸打磨,不自然。凡是磨损有悖常理,痕迹分布不自然,一般多数为假银圆。晚清及民国时期的钱庄或银号有在银圆上打戳记的习惯,凡是有戳记的银圆很少见到赝品。
辨别银圆的真假,先从辨识银质真假说起。银原子序数47,元素符号Ag,不易氧化,柔性好。真银光泽柔和,润白色。银的成色越高其泽度越白,真银圆清洗后雪白照人。银圆硬度低,两块银圆相叠摩擦有油润感,听不到金属磕碰声音(外国银币或凸凹不平的银币除外)。假银圆或钢铁做胚、或铜铅做胚、或铝锡做胚,或金属粉末水泥合成做胚,其色度偏暗,无光泽。假银圆用火烧后便“丑态”百出,有断裂的、变形的、散化的,真银圆火烧不变形、不变音,清洗后雪白有亮光。假银圆清洗后泛黄、泛青、泛黑或泛灰。辨别银质是收藏银圆的前提。
四招辨别银元的真与假
—、听声音
这也是银元鉴定的主要方法。银元成色高,声音往往较柔和悦耳。而银元成色不足,是由于含铜量高,声色多嘶哑、短促而又浑浊。假银元的音呈长尖高或低闷。听声音可分为两种:
1、“敲”。是指用左手拇指尖和中指尖轻轻捏住银元的中心,用右手持另一枚银元敲击其边缘,听其声音进行鉴定,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先把不正常或可疑的银元挑出来,再用其它方法进行鉴别。
2、“碰”。用右手拿8至25枚左右的银元,向下45°斜滑至左手,听其碰撞发出的声音,进行鉴别,另外还应结合图案、花纹来鉴定。
二、看外形
银圆采用压力适度的冲压方法,冷压成各种文字、图案、花纹,因而银元的色泽往往光鲜自然,且纹饰深浅适度,边缘线条粗细均匀,间距也疏密一致,而且银元上的人像、发丝、胡须、穗芒等细微之处也清晰有度。
三、称重量
由于真银圆在流通时,时间长短不同,因而磨损程度也会存在差异。但同一品种、版别的银币,其质量不会相差1克。比如壹圆银币重量平均约26.5克,半圆重量平均约13.25克。
四、定成色
可以对不符合银元标准的银元,采用硝酸液点试的方法对其进行成色鉴定。先将某个部位擦拭干净或锉一小口,滴上硝酸,如冒绿沫,则说明成色不高。成色在92%以上的银元,颜色基本不变。成色为90%的,颜色多呈肤黄或呈浅褐色。成色80%左右的银元,往往呈黑褐色。而成色为70%左右,则呈淡绿色。成色50%左右的话,则呈深绿色。
鉴定银元听音辨伪
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对准银圆中心,或者用中指托住银圆中部,用另一枚银圆撞击,声音清韵柔和的是真银圆。声音尖高的是钢铁做胚,声音嘶哑的是铜锡合金做胚,声音沉闷的是“银包铜夹馅”,无声的是金属粉末水泥合成胚。过去传统的鉴定银圆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掐住银圆中心,用力猛吹,能听到轻微韵音的是真银圆,无韵音的是假银圆。这种方法一是要听力好,二是切忌手指与银圆接触面过大,三是要猛吹快听。听音辨伪是识别银圆的基础。
我们公司一贯坚持以人为本,走“以质量求生存,以效益求发展”的企业建设之路,以逐步建立科学化、规范化的管理体系,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。